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后首次中考,多地高分“卷”出天际,传递了哪些改革信号? | 独家解析

其华 校长会 2022-10-09


校长会  观察


近日,各地中考陆续出分,北京、杭州、长沙、武汉等地的中考成绩一度冲到热搜榜原因是:成绩普遍偏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卷”的中考录取分数线。以北京为例,满分660分,640分(含加分)近1万名。不少网民直呼:“太卷了!”

今年是“双减”之后的第一次中考,多地中考成绩偏高的原因在于试卷难度降低,这与今年高考试卷的高难度形成鲜明对比。考试目的制约考试内容,“双减”之下,中考难度降低,原因是什么?其背后传递了哪些改革与育人信号?中小学校又该如何应对?“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为您带来独家解析。




01

高分段扎堆,分数线越来越“卷”


一位家有中考生的北京家长向“校长会”反馈:“查分的时候感动的想跟娃抱头痛哭,得知分数段后又万念俱灰。”
也有教师反馈,武汉的中考分出来的早上,家长孩子们一片欢声笑语,下午分数线一出来,全都变成了哭天喊地。
短短一天,心情如同过山车。原因无他,高分段扎堆,中考录取分数线越来越“卷”了。
分数线通胀到什么地步呢?以刷屏的北京中考分数为例。
先来看备受瞩目的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满分660分,655分以上(含加分)学生中,海淀区517人。



其他区虽然在海淀面前尚不能称王,但分数也是相当“卷”——
655分以上(含加分):朝阳区127人,西城区61人,东城区55人,丰台区33人,石景山区12人。
660满分,只扣9分竟排2000名?640全北京快一万名了!这个结果还是在有大量牛娃提前签约、直升、1+3的前提下,如果所有孩子都来中考,分数线就更没法看了。
也不用盯着“655分以上(含加分)”其中的“(含加分)”这个括号自我安慰,北京中考政策能加分的很少,条件苛刻。




近日,杭州、长沙等地的中考成绩也一度冲到热搜榜,也是因为同样问题——成绩普遍偏高。
7月4日,合肥市在召开的2022年中考成绩发布媒体通气会上公布,2022年合肥市市区中考报名人数为42808人。总分750分,700分以上的考生2008人,650分以上16118人,600分以上26343人。
石家庄的分数也高得超乎想象。虽然对今年题简单,分数水涨船高已经有了预期,但是当一分一档线出来的那一刻,还是令人“叹为观止”!满分640分,600分以上的竟然有3253人。
大家都在感慨:科目还是那些科目,总分还是那些总分,可分数线为啥这么离谱!


02

淡化选拔、降低中考难度成改革趋势


来看看此次北京市的中考试卷,或许不难理解成绩的通胀。这是北京中考数学真题的第一页,感受一下难度。




除了数学,综观北京中考试卷的反馈,今年其他几科也相对简单。“双减”《意见》第18条提出,要“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
作为“双减”后的首次中考,命题范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此,教育部还特别强调,各地在进行中考命题工作时,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和随意扩大、压减考试内容范围。
也就是说,学什么考什么,课外高难度的知识不再是考试之列,超前或超纲学习没有意义。
从考试的侧重点来看,义务教育的性质是打基础的教育,不是选拔性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人才的培养很重要,但不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职责;考试的根本目的,是检测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引导教育教学更好地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而不是筛选拔尖人才。
有专家解析,在目前高中已经实现普及的情况下,
淡化中考的选拔功能,是未来的必然方向,在淡化中考选拔功能的同时,未来将更加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如果学生达到了要求,他就有上高中的资格,这是未来应该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从中考改革的方向看,随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原有的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会逐渐被学业水平考试所代替。在此背景下,降低考试难度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也是由水平考试自身的特有属性所决定的。
理解了上述精神之后,再来看此次的北京中考试卷,或许不难理解出题的方向。在“双减”意见中,对于“考试评价方式”有这样的表述:“深化高中招生改革,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
在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出台的新中考方案中,也出现了增加“校额到校”名额、一些科目开卷考试、一些科目的考试取消百分制转而采用“等级赋分”(成绩分为ABCD几个等级)的方式计分、增加过程性评价等改革举措。


03

考察综合素质,促“双减”落地


降低考试难度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一直以来,中考以考试分数为唯一依据,为提高区分度,便于选拔学生,考试内容往往超出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难度过高,而学生则需要通过机械训练、反复练习来掌握相应的应试技巧,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此外,考试题目重在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查。


而通过降低考试难度,可以让学校教学从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最难试题训练回归到夯实基础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来,有利于发展更多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依据。“双减”实施后,“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情况不复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必须依据课标,做到应教尽教,考试则应做到不超纲、不超前。考试命题超纲、超前,则必然引发课堂教学超纲超前、校外培训不断加码的连锁反应,导致“双减”实施功亏一篑。


另外,从“双减”的要求来看,家长给孩子补习的原因是什么?——是校内教得简单,考试考得难。想要在中考脱颖而出,攻克难题,只有不断补习,不断往培训机构砸钱,才有机会拔得头筹。
所以中考试题难度降低,不过是回应大众对“学得简单,考得难”的抱怨,不过是解决教育成本高的手段之一。考试简单了,还要什么超前学习?还要什么教育机构?只有降低试卷难度,才能有效淡化教育机构的存在。也就是说,只要降低考试难度,家教和教育机构超前辅导的优势也随之消失殆尽。
从今后的改革方向看,推进中考改革,就是要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基于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制度,以及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制度,从根本上扭转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简单相加作为招生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分分计较、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顺应这一中考改革方向,降低中考的考试难度势在必行。


中考淡化选拔功能,可以减少过度学习的影响,孩子只需要把课本搞懂了、会做了,中考就稳了。其背后传递的信号是中考不应成为小高考,也不是高考的预演,而应当是一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录取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试卷过于简单带来的弊端也同样不可忽视。正如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所说,没有区分度的中考,弊远远大于利。试卷简单,判卷就严,使得学生们拼的是熟练度,而尖子生的智商,综合能力却运用不上,被迫为了几分格式分一直刷题。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要求,既要防止试卷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试卷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由此看来,降低难度同时又有一定区分度、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题应是未来命题的方向。


04

促进教育均衡的一盘“大棋”?


也有观点认为,在选拔功能淡化的情况下,考题本身就不是为了区分头部考生,只要区分能上普高的和不能上普高的即可,头部考生区分不开就分散在各学校,有利于实现各学校生源均衡,慢慢降低学校的差异。学霸也可能去一般的学校,使得普校得以提升,心细的普娃也可能进牛校,得到更多教育机会,这样实施5至10年,结合其他措施,教育就可以均衡了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假设所有高中教学质量处于同样水平问题,学生还需要费这么大力气争高分吗?不需要,只要分数超过录取分数线就能顺利升高中了。
而现实是,普高和重高的办学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严重失衡,能进入重高就相当于半只脚跨进了重点大学,所以才会不断“鸡娃”,不断加剧内卷。


这场中考的结果,看似是“卷”到了天花板,事实上却是在解决“卷”的本质问题。


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将学校教育资源重置;二是将学生资源重置,打破优等生进重高的理想化布局。


第一条路难度太大,这涉及到基础办学条件的重置,涉及到教师分配等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很难实现;


再反观第二条,只要降低试题难度,缩短学生间的差距,就有望使平时普通的学生升入重高,也能让部分学霸“跌落神坛”,优化普高的生源从长远发展看,降低考试难度,客观上缩小了学校之间的招生分数差距,有利于营造良好健康的区域高中教育生态。


同时,降低考试难度也给中考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学生考试分数变得相对接近的情况下,除了分数之外的评价手段可以被引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有了可施展的空间。


这样的结果对于学霸来说无疑是残酷的,“改革凭什么改到了我的头上?”虽然过程中作为“小白鼠”的孩子们会有造化弄人之感,但是你们要相信,中考不是终点,高考也不是,甚至未来大学毕业也不是,你的命运始终都是握紧在自己手里的。但是既然结果已出,无论考得好与不好,学生们要做到放平心态,全力应对高中新挑战


05

中考淡化选拔,高考越来越难,说明啥?


今年的中高考,均是“双减”推进之后的第一次考试。与中考不同,围绕今年高考的评价,似乎只有一个“难”字。


语文作文涉及围棋、名著、人文、创新、时代精神……多个方面。高考数学,更有人号称是“十年最难的一次”!基于这次高考,很多人预测以后的高考会越来越“难”,
这个“难”归根结底就是:靠“刷题”取胜的时代要过去了!


高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终端性考试,其基本功能是“为高等学校提供甄别和选拔人才的依据,满足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需求”,它必须遵循人力资源筛选的甚本规则。


高考试题传递着创新和灵活的声音,融会贯通成了解题的关键。这次高考是一个信号: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孩子自身思考、内驱力、学习力、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未来的人才,一定是会思考、会学习;关注人文、历史、名著、时代等涉猎面极广的。


结合中高考改革的命题方向可以看出,考试命题尤其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察。
以前那种加班加点补课、挤占学生休息时间和素质拓展活动时间的做法行不通了;把知识点掰碎了讲、面面俱到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也该改变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质增效,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


重构的依据是什么?不妨借鉴一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它将高考考查内容概括为“四层”,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并对指标体系作了细致的说明。这“四层”既是高考考查内容,也是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不仅是高中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课堂教学内容重构,也应该以“四层”为核心和主线,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少做无用功。


在围绕核心素养,强化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方向之下,注重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在评价与反思中诊断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注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说明、概括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是以后教学的改革方向。


同时,中高考改革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和过程评价,如各地中考越来越重视体育,部分地区已经试点开展美育中考;新高考改革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许多初中学校开始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


与此相对应我们是否应重新思考体育、美育、劳育及德育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方式,并借力“双减”扭转过去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重振县中计划 

扫码加入校长会“重振县中计划”


校长会智库拟于8月4日-5日在广西南宁举办“2022年全国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论坛”。届时将邀请高考政策研究与参与专家、新高考研究命题专家、全国样板高中校长莅临现场,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新高考政策,探寻县中发展之道。诚邀您参会交流!


论坛咨询

手机号码:18164045161(谢老师)

微信号:xiaozhanghui2019


●  校长会“重振县中计划”首家托管高中急聘高中教育精英!

●   2022高考收官,县城再无清华北大?

   资深高考阅卷人:什么才是好作文?如何写出好作文?

●   她17年积累1000多个学习案例,小学阶段这样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 

  教学案例、教学随笔 、教学反思如何写?| 建议收藏

  新课标和课程方案来了,八大理念帮校长换换“脑子”|校长会独家解读




来源丨本文系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作者:其华)原创稿件。

投稿邮箱 | xiaozhanghui2022@163.com

责编 | 柚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